查看原文
其他

震惊顺德!全村人都唔食鸭?原因令人称奇

话说佛山
2024-08-31

伦教荔村,

这个与伦教城区紧邻的村庄,

开村于北宋,

它是顺德富有历史代表性的村居之一。

历史给荔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。

古石碑、古桥、古祠堂、古风俗……

荔村就像一名充满着神秘的老人一样,

也许在外表看起来,

它无华丽的村貌,

但假若你肯用心去读它,

它将用的历史魄力去折服你。


鸡鸭鹅都是顺德人饭桌上的美味
但顺德有一条村的人
竟然从不吃鸭子!
为什么呢?马上一探究竟!


据说顺德伦教荔村人
从来不会吃鸭子,是真的吗?

我们来到荔村市场逛了一圈发现
这里鸡肉、鹅肉、烧腊等随处可见
但就是找不到卖鸭的摊档
问及当地人也说很少会吃鸭子


后来我们了解到
伦教荔村人之所以不吃鸭子,原来有段古

传说在伦教荔村有座主帅庙
有一次,主帅公未带兵出征时被敌人追杀
当他藏起来的时候
幸好有一群鸭子路过将他脚印踏平
才因此逃过一劫!


到了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时
附近各村都遭殃
唯有伦教荔村有主帅公带兵相助
才幸免于难!

荔村的由来

因开村者为黎姓人,故称村名为黎村,后黎姓人迁走,村名改称为荔村,不过,至今当地人仍将荔村之“荔”读作“黎”。黎村堡数百年来人文兴盛,文风蔚然,咸丰年间修编的《顺德县志》称“其俗力穑而文”。明清两朝出过6名进士,名人有清正爱民、能诗善文的明代进士吴誉闻、擅长山水的清代画家严显等。



历史给荔村的见证

荔村现存的古文物中,最有名的当数位于荔村安老院前约200米处、原置于何氏家庙(家庙即祠堂)内的两只石龟及一块刻有《何氏家庙之记》的石碑。石龟的背上立着一块石碑,碑额阴刻“何氏家庙之记”六字,字体为篆书,四周刻有祥云,碑文由明代大学士徐溥撰于弘治七年(1494年),石碑一侧有斧凿痕迹,且有裂纹,碑上不少文字已被沧桑岁月磨掉。

距离石龟不远处,是荔村著名的古桥戴帽桥。戴帽桥为明代司礼太监、荔村人何穆建造,桥上原有四块石头,形状似帽,因此当地人称之为戴帽桥。如今此桥经过多次的修葺已不复当年的风姿,留下的更多是一份荔村的历史深沉感。

除戴帽桥外,荔村还现存一座古石桥,史称三凤桥。不过,在荔村提起三凤桥,村人皆茫然不知谓何,但说起大石桥,则无人不识。大石桥即三凤桥,位于荔村墟心据说比戴帽桥还要早,曾经是唯一连通荔村东西两岸的桥梁。相传当时荔村女子出嫁过河时,不能经戴帽桥而必经大石桥,原因是戴帽桥为太监所建,怕行经此桥出嫁,也会像太监一样无法生育,大石桥因承载了迎亲送嫁的使命而备受重视。

荔村风俗:不吃鸭子

荔村有一个比较奇特的风俗——不吃鸭。在荔村人的记忆中,仿佛吃鸭从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,这个习俗是谁遗留下来的,至今也许再也找不到出处,不过,荔村的村民几百年来都遵守着这一特殊的“村规”,不吃鸭子。对于传统的荔村人来说,宰鸭、吃鸭都是极不吉祥的,为此村民也不养鸭,在荔村,来人难以看到鸭子的踪影。

关于不吃鸭这一村俗的来源,村民的说法是:据说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时,附近各村都遭受兵匪洗劫,独荔村幸免于难,村人说是因为主帅公显灵,使荔村境内出现大量战船集结的景象,吓得敌寇不敢来犯。荔村村民口中的主帅公就是玉封道果康大真君,村内曾有一座主帅庙,不少村民的小孩出生后都“契”主帅公,认作主帅公的“契仔”、“契女”。

传说主帅公未成仙时,有一次带兵出征被敌人追杀,马匹所过之处留下了马蹄痕迹,幸遇一群鸭子用脚掌踏没了这些痕迹而摆脱了敌人,逃过一劫。荔村人视于主帅公有恩的鸭子为神物,认为吃鸭子会遭祸,还会闹肚子疼,从此,不吃鸭的风俗便代代相传下来。不过,近十多廿年来,有的荔村人逐渐吃起鸭来。

  相关链接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话说佛山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